中国人民银行笔试包括两大部分: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及申论(非经济金融岗)或者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及专业知识(经济金融岗)。不管哪类岗位,行测都是必考科目,可见行测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大多数考试都认为考试中行测是最容易丢分的科目,其难度不言而喻。行测主要包括常识、言语理解、逻辑判断、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在这五个模块中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可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它最容易得分又最容易丢分,为了让考生们都成为"会者",特意总结了一些行测工程问题常考公式来分析给大家。
工程问题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总工作量=各分工作量之和
例:甲、乙两人轮流各工作一天,若甲先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若乙先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情况多半天。已知甲单独完成这项任务需 4
天,那么乙单独完成这项任务需多少天?
A 16 B 12 C 10 D 8
解析:由题意:对比分析两种方案,可知第一种方案所用的天数必是奇数天,否则无论从哪个队先开始做所需要的时间都是一样的。第一种方案最后一天的工程量由甲完成,而第二种方案所用的天数为偶数天,则倒数第二天的工程量由乙完成,最后半天的工程量由甲完成。综上,若用第一种方案,从甲开始,甲、乙轮流了n次,第2n+1天的工程量由甲做完;若用第二种方案,从乙开始,乙、甲轮流用了n次,第2n+1天的工程量由乙做,第2n+2天甲用了半天把剩下的工程量干完。不管从谁开始,两种方案前2n天的工程量是相同的,因此,可得甲、乙的效率之比为2:1,将甲、乙的效率分别赋值为2、1。根据"甲单独完成这项任务需要4天",可知总工程量为:2*4=8,若乙单独干,所需要的天数为8/1=8。故正确答案为D。
行程问题
(1)火车过桥核心公式:路程=桥长+车长(火车过桥过的不是桥,而是桥长+车长)
(2) 相遇追及问题公式:相遇距离=(速度1+速度2)×相遇时间追及距离=(速度1-速度2)×追及时间
(3)队伍行进问题公式:队首→队尾:队伍长度=(人速+队伍速度)×时间;队尾→队首:队伍长度=(人速-队伍速度)×时间
(4)流水行船问题公式:顺速=船速+水速,逆速=船速-水速
(5)往返相遇问题公式:
两岸型两次相遇:S=3S1-S2,(第一次相遇距离A为S1,第二次相遇距离B为S2)
单岸型两次相遇:S=(3S1+S2)/2,(第一次相遇距离A为S1,第二次相遇距离A为S2)
左右点出发: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2N-1)×全程;第N次追上相遇,路程差=(2N-1)×全程
同一点出发: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2N×全程;第N次追上相遇,路程差=2N×全程
例:某校操场的一环形跑道长 400 米,甲练习长跑,乙练自行车。两人同时同地同向 80 秒相遇一次;若两人同时同地反向而行,则 30
秒相遇一次。问甲每分钟跑多少米?
A.150 B.200 C.250 D.300
解析:根据常识,得到
v乙>v甲,行程问题,属于固定套路类。四步走,判题型→甩公式→填已知→求未知。环形相遇追及问题,S和=(V1+V2)*t相遇,S差=(V1-V2)*t追及。看方向,同向就是追及,追上
1
次多跑一圈,400=(v乙-v甲)*80。反向就是相遇,400=(v甲+v乙)*30。两个方程两个未知数,化简得到:v乙+v甲=40/3,v乙-v甲=5;两式联立得到2v甲=40/3-15/3=25/3,v甲=25/6,选项不是分数,单位不一致,v甲=(25/6)*60=250,对应
C 项。
资料分析
1、基期、现期、增长量、增长率
①基期量:对比参照时期的具体数值
②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
③增长量: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量
④平均增长量:一段时间内平均每期的变化量
⑤增长率: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指标
2、间隔增长率
第二期的增长率为r1,第三期增长率为r2,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为r3=r1+r2+r1r2
3、混合增长率
已知部分的增长率,求整体的增长率。
如果A的增长率是a,B的增长率是b,"A+B"的增长率是r,其中r介于a、b之间,且r数值偏向于基数较大一方的增长率(若A>B,则r偏向于a;若A<B,则r偏向于b)。
4、同比增长和环比增长
同比增长:与历史同期相比的增长情况。
环比增长:与相邻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的增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