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就国家文化软实力阐发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当下,讲好中国故事,必须树立强烈的文化自信。在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广大群众既需要阅读和领悟文化经典名著,也需要对我国民俗文化的认同和习得。因此,讲好中国故事,离不开讲好民众的节日故事、仪式故事、工匠故事、史诗故事等,这其中自然离不开民俗学的重要作用。
【公考角度解读】
【核心观点】
民俗学作为一门记录民间风俗习惯和民间观念等的人文学科,是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但民俗学却常常被认为是一门与瞬息万变的现代生活脱节的学科,抑或是一种追究于文化细节或古老俗话的学科,其实不然。许多学者认识到,民俗学派的旨趣和目的之一是资助国家新文化建设的科学决策,民俗学者应该力争以自己的知识积极为国家新文化建设的科学决策服务,使它更符合中国的国情,更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年年过春节,家家都要贴春联。时间过了一年又一年,年年人们都挂“桃符”。一直到了五代的时候,后蜀的国君叫孟昶,在“桃符”上题了两句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挂在门的两边。这是我国第一幅联语对联。后来,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都时曾下令,除夕之日,各个公卿家,门上都要加贴春联一幅。这时的春联已经是写在红纸上了。起初,春联只限于官府门第,后来一般平民百姓家也都张贴起来了。从那以后,春节贴春联便成为我国人民的一种风俗,一直传到现在。以春节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构成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
我们必须传承民俗文化,促进文化繁荣。
【综合分析】
目前在民俗学的学科建设及发展历程中,学术研究与国家文化政策之间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联系。一些研究者或者理论功力不足,或者对国家政策关注不够,导致学术研究和现实文化发展融合不够。民俗学界的一些研究过于琐碎或地方化,而来自民俗文化的建言献策少之又少。民俗学界需要在重视民俗文化的语境和民俗事象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关注民众日常生活现实,发掘民俗背后的现实文化意义。同时,民俗学研究者对民俗文化的挖掘既要不断深入,又要注意提炼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要素,从而使学科发展对国家文化战略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民俗有巩固民族、部落或家庭的认同观念的作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成员,他们在同一类型或模式的文化环境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形成相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种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民俗文化,维系着群体的心理,是产生和形成凝聚力及向心力富有源泉性的强大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优秀的民俗文化,它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巩固和发展,其维系功能是巨大的,是长久的。民俗以它独到的群体凝聚力,使得某地域内的人在公有的习俗纽带的联系中,形成感情的融洽契合,产生了团结和秩序。尤其是到了异土他乡,民俗的群体凝聚力极易显现它的力量的。
传统文化讲究崇尚伦理道德、注重人文理性、强调和谐观念、倡导忧患意识等等,学习和研究这些中国传统文化,进而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对国民全面素质教育的培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并与革命传统相结合,赋予新时代内容,容纳新的时代精神,达到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古为今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
【提出对策】
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采取了扶持良俗、改造陋习的政策,我国也不例外。
如今,一、在国家文化战略视野中发展民俗学学科,需要我们丰富民俗学的学科内容,促进民俗学的社会应用和政策回应,同时也需要在多元文化交锋交流中,立足本土民俗学学科的发展,挖掘民俗文化的精髓,在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民俗故事,在国家文化战略和国际话语中掌握主动权,在国际民俗学发展中确立中国民俗学的应有地位;
二、移风易俗,倡导社会主义新风尚,中国政府已把清明、端午等中国传统节日划分为中国法定假日,保护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上已采取了措施,我们应当响应中国政府的号召;
三、增强自己对中国传统民俗的认识,积极参加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中去,让我们新的一代中华儿女以我们中国优良的传统民俗为纽带,紧紧地将五湖四海的炎黄子孙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