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各省公务员  >  考试题库 > 行测试题> 【每日一练】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练习题1.29
【每日一练】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练习题1.29
发表时间:2023-01-29 来源:山香教育
  • 报名条件
  • 考试指南
  • 历年考情
  • 选课报班
在线预约答疑

行测言语理解练习题

  1、我国经济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速度换挡期,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不能把新常态理解为经济增速一路下行。事实上,经济新常态将为经济发展________新空间、________新活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拓展 增添 B.增长 提速

  C.增加 提高 D.发展 添加

  2、我们身处一个竞争激烈、讲人情、重情面的社会,社会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及文化氛围对文学批评的影响________,正如不少人指出的那样,当前文学批评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情化、商业化等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司空见惯 倾向 B.根深蒂固 局限

  C.有目共睹 陋习 D.无孔不入 弊病

  3、世界上的树________,有的像白杨一样________,有的像垂柳一样飘逸,有的像油松一样坚韧。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千变万化 挺立 B.千差万别 挺括

  C.千奇百怪 挺进 D.千姿百态 挺拔

  4、免费与管理并不冲突,反而可以________。把管理等同于收费,甚至把收费当成管理的目的,免费了就________地“不收费不担责”,疏于管理,甚至无人过问,这不仅有违公共管理的价值追求,而且难以将免费的实惠落到实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取长补短 顺理成章 B.相得益彰 堂而皇之

  C.求同存异 理直气壮 D.合二为一 冠冕堂皇

  5、专家咨询可以提高决策的________程度,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水平。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在这方面做的不够,一些行政领导习惯于凭________或者在行政系统内部研究寻找解决危机的答案,不善于利用由专家组成的智库,更难谈到建立________的专家咨询组织。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法制化 直觉 专业化

  B.规范化 魅力 法制化

  C.科学化 经验 制度化

  D.程序化 感觉 现代化

  6、在评价改革开放30年历史的时候,如果抽象地论证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或者具体地罗列改革开放的成就,都难以统一思想。因为有人同样可以罗列许多存在的问题,并同改革开放前做简单对比,________甚至否定客观结论。因此,要从大处着眼,用历史的眼光来________,把这“30年”放到“两个100年”的历史大背景中去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怀疑 衡量 探讨 B.质疑 评判 考察

  C.反思 评价 考量 D.猜疑 分析 研究

答案详细解析

  1、【答案】A。解析:本题可由第一空入手突破。“增长”“增加”均不能与“空间”搭配,排除B、C。由第一空前的“发展”可知,此处再填“发展”不恰当,排除D。且“拓展空间”“增添活力”为固定搭配。故本题选A。

  2、【答案】D。解析:第二空,句中说的是当前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此处应填贬义词。“倾向”为中性词,排除A。“陋习”指社会公德层面的一种坏习惯,“人情化、商业化”不涉及社会公德,排除C。第一空,“根深蒂固”多指旧势力、旧思想、旧制度等基础深厚,不易动摇;“无孔不入”比喻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多指做坏事)。句中说的是社会大环境对文学批评的负面影响,用“无孔不入”更恰当。且第二空中,概括文学批评的人情化、商业化特点用“弊病”也更合适。本题选D。

  3、【答案】D。解析:第一空,由“飘逸”“坚韧”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各种树姿态的不同,用“千奇百怪”“千变万化”不恰当,排除A、C。第二空,“挺括”指平整、不容易皱,多用于形容衣服面料等,不能用来修饰杨树。“挺拔”指高而直,修饰杨树恰当。本题选D。

  4、【答案】B。解析:“免费”与“管理”不具备可比性,所以“取长补短”“求同存异”都不能用来形容两者的关系,排除A、C。如果免费了就不管理,“难以将免费的实惠落到实处”。可见,只有管理,才能将免费的实惠落到实处,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故“相得益彰”符合句意,且与前文的“并不冲突”也对应。故本题选B。

  5、【答案】C。解析:第一空,专家咨询能为决策提供专业性意见,从而增强的是决策的“科学化”。后两空填“经验”“制度化”也符合句意。故本题选C。

  6、【答案】B。解析:由“甚至”可知,第一空应填入表示不认可但程度比“否定”一词轻的词语,而“反思”并不具有不认可的意思,排除C项。“猜疑”指猜测怀疑。对于改革开放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不需要猜疑,排除D项。用“两个100年”历史背景去验证“30年”的事实,“考察”的客观性更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B。

2025年国考备考计划

  • 行测提分
  • 申论范文
  • 时政热点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 练习题库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咨询领取
点击立即参加

热门活动

互动交流

公众号-公考事业编 招考咨询,及时知晓 “码”上关注

微信群—备考互动群 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码”上进群

附件下载确认

登录账号,扫码进群 领取公考备考资料

恭喜您登录成功
微信扫码进群领取资料

  • 招教微信客服平台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随地答疑解惑)

  • 招教历年试题
    (6大学科
    100套试题)

  • 招教入编测试
    (综合分析
    “码”上知晓)

版权所有:北京山香时代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6-2023 山香教育 All Right Reseverd 京 ICP 备 15067719号-1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60181号